位于苏州、上海之间,土地总面积921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新兴工商城市。
昆山,春秋吴王在苏州建城时,以娄江自苏州娄门流经此地入江,因名娄邑。今市政府所在地玉山镇西南旧称卜山,一称土山,相传吴王寿梦曾在这一带设苑豢鹿以供射猎,并建有城邑,名西鹿城,故昆山古代别称鹿城。
勾践灭吴后,地属越。楚威王灭越,属楚。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改邑称县,易名疁县。疁,音“留”,以“娄”、“疁”音近而讹。汉改娄县,属会稽郡,县治在今昆山市东北。汉高祖六年(前201),汉置荆国,娄县属荆国;十一年,荆国除,隶会稽郡;次年,立刘濞为吴王,辖荆国旧地,属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吴国除,立刘非为江都王,治吴国旧地,属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国废,复属会稽郡。王莽篡汉,改称娄治。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复名娄县;永建四年(129),析会稽地置吴郡,娄县属吴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娄县地置信义县,娄县、信义县同属信义郡。信义,因方言音讹,后代又称真义、进义、精义、精谊、畯义、正义,1949年11月定名正仪,今为昆山市正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分信义县置昆山县,县治在今上海市松江区西北小昆山之北。此为史称“昆山”之始。昆山县的得名,源于当时境内的昆山。昆山又名天马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根据《晋书》、《舆地广记》的记载,三国东吴名相陆逊的孙子陆机(字士衡),年轻时就有异才,文采冠盖一世,当时知名文人崔君苗见其所作之文,“辄欲焚其笔砚”;大文学家孙绰极口称赞“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著名文学家葛洪曾推许他的作品“犹玄圃(仙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丽妍赡,英锐飘逸,亦一代之绝乎!”陆机之弟陆云(字士龙),六岁即能文,所为文章“词藻丽密,旨意深雅”;当时被人们誉为“五俊”之一的闵鸿一见面即深相叹服,极口称赞:“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晋书》将陆机、陆云并列立传,说兄弟二人“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于终古”。时人遂号陆机、陆云为“二陆”。又因陆氏祖先葬于此山,陆机、陆云既生而并有才名,犹如一对美玉,人们又以“玉出昆冈”比之(昆冈,古代传说中的产玉之山),于是后人遂称此山为昆山。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所置昆山县的县境远比今日昆山市大,除现辖政区外,还领有今太仓、上海市嘉定县及松江、青浦二县的部分地区。隋开皇九年(589),吴州改苏州,裁昆山、信义二县,二县地属苏州;十八年,复置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析昆山南境置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并移治马鞍山南麓。五代至元初,昆山先后属中吴府、中吴军、平江军、苏州、平江府、平江路。元元贞元年(1295),升昆山为州。至正十六年(1356),昆山州移州治于太仓,不久移还旧治。二十七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昆山仍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降昆山州为县。清雍正初,分昆山地另置新阳县,二县同城而治。新阳县,以境内新阳江得名。新阳江,亦称新洋江、青阳江、新阳港,今名青阳港,南接吴淞江,北抵娄江,现为连接上海港与张家港的内河运输航道。咸丰十年(1860)四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李文炳取昆山、新阳,为避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讳,改昆山为昆珊,两县同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同治二年(1863)四月,太平军北撤,复名昆山。
1912年1月,昆山、新阳二县合并,仍名昆山县,属江苏省上海道;1914年6月,属苏常道;1927年4月废道,直属江苏省;1933年3月,属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不久属无锡区督察专员公署;1935年,属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中,昆山属伪江苏省政府。抗战胜利后,属江苏省江南行署,旋改属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次年属苏州专区。1983年初,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属苏州市。1989年9月,昆山撤县设市(县级)。
今昆山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玉山镇畔的马鞍山,形似马鞍,由此得名。自唐天宝十年(751)昆山县移治此地以后,因县名仍叫昆山,后人误以为马鞍山即昆山,遂称上海松江县境内的昆山为小昆山,称县境内的马鞍山为昆山。考古学的研究显示,古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马鞍山为海中孤岛,大约在距今4200~6000年之间,海岸线东移,这一带才变为平原。马鞍山虽高不过80余米,但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远远望去,却也峰峦雄奇,巨石嶙峋,兀然挺立于云烟之表,故自来就有“真山似假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之称。马鞍山产昆石。昆石又名巧石、玲珑灵珑石、玲珑石、昆山石,石质洁白,玲珑剔透,宛如璧玉,故昆山县自古又别称玉峰,县治称玉山。马鞍山风景秀美神奇。南朝宋刘澄之《扬州记》曾说,每当将雨,即有青云冉冉来映此山,此山也有雾飘然而出,二云相交,遂有大雨。山上有文笔亭、林迹亭等诸多名胜。今山下为亭林公园。亭林是顾炎武的号,因他是昆山人,故还有“昆山先生”之称。
昆山是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的摇篮。昆剧又称“昆腔”、“昆山腔”、“昆曲”,是我国历史最为古老、影响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早在元末明初,昆山一带的山歌小调为南曲吸收,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等改进,发展成为昆山腔。昆山腔和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南曲四大声腔。明嘉靖、隆庆年间,大音乐家魏良辅吸收当时流行的北曲、南曲和其他声腔流派的特点,对昆山腔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建立起昆腔新声体系,时人谓之“昆曲”。昆曲声腔细腻婉转柔和,故又有“水磨腔”之称。隆庆末年,昆山戏剧家梁辰鱼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浣纱记》的上演,使昆腔由清唱成长为一种成熟的戏剧,昆曲也由此获得“昆剧”之称。至万历期间,昆剧已风靡全国,学昆腔、演昆曲、赏昆剧,已成为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的人们乐此不疲的精神追求。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说:“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王骥德《曲律》说:“燕赵之歌童舞女,咸弃其捍拨(此处指北曲),尽效南声(此处指昆腔)。”徐树丕《识小录》谓:“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甚至还有人说:“曲已擅于吴,莫与竞矣。”昆剧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因为昆剧已成为主宰剧坛的全国性大剧种,所以昆剧一度被称为“官腔”、“百戏之母”。昆剧在我国古代剧坛上这种“龙头老大”的地位,一直维持到清代中后期京剧的兴起。2001年5月,昆曲被列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再次受到世人的瞩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