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与此同时,漫长的宋元战争也仍在持续着。然而坐落在南宋东南角的一隅城外,在高山环绕的港口江面上,却是另一幅热火朝天的图景。来自意大利的犹太商人雅各,被他眼前这一座人员辐辏、梯航万国的港口城市所震撼!
几千艘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大小帆船争先恐后地涌向港口码头,堆积如一座座小山似的货物被打成包裹从上面卸下……这里就是泉州,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第一大港”。那到底是什么会成为世界的海上贸易中心呢?这一切还要从宋代说起。
泉州古称刺桐,因其城郭形似鲤鱼,又名鲤城。早在秦朝设立闽中郡时,泉地归之。直到隋唐时,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到了唐代中后期,泉州才逐渐变成了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节点。成为一座繁荣富庶的港口城市,跟广州、交州、扬州并称全国四大通商口岸。
泉州港的兴起得益于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同时南方的经济自从从安史之乱开始,就开始慢慢的赶超北方。何况后来北宋也将都城从长安、洛阳迁移到了汴梁附近,政治中心的东移也必然会使宋代对北方陆上丝路的控制力减弱。
当南宋将都城迁往临安后,南方彻底完成了对北方的超越。而且外国的商人们,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不畏海浪凶险从海上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所以,在陆上丝绸之路的衰微与经济中心东移南迁的大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开始逐渐兴起,泉州就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驿站。
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泉州作为官方贸易港口的地位正式确立。宋高宗绍兴年间,泉州市船司的年收入已有近百万缗之多,约占南宋王朝全部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并与5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海上交通贸易关系。
泉州城里,还生活着大量的外国居民,甚至可以听到一百种不同的语言口音。无论是从欧洲万里迢迢赶来的商人,还是来自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等地的移民,他们在这里经商、传教与游历。不过,在当时的泉州,都有哪些产品走向世界?
瓷器,它是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出发的商船的招牌货物,兴起于宋代的德化白瓷,是泉州风物的精华。巅峰时期的德化白瓷,可以然后卖出黄金的价格,拿到德化白瓷的外国人,一定会对那洁白晶莹的光泽感到讶异,温润的白釉背后,不知道有多少次泉州工匠的失败与尝试。
瓷器之余,还有更多泉州风物曾风靡四方,当年驰名世界的泉州绸缎。还有在泉州安溪铁观音巅峰时期,它几乎在海外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只不过,这些泉州风物多藏在山川腹地,如此之多的产品货物是怎么到达的欧洲?
例如一件藏在深山的德化瓷器,当它们从德化九仙山下的窑场运出,先沿山路到达永春,再由东溪——晋江一线水陆转运,经过多座“跨海大桥”,最后在江口码头或石湖码头登上海船,受六胜塔与万寿塔两座航标石塔引导出海,踏上海上丝绸之路。
让犹太商人雅各惊叹的泉州港,有着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商船,可以同时装载1000多人同时出行大船,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宝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送到世界各地,并又将那些达官贵人们喜爱的香料、檀木、玉石珠宝运回中国。
当时欧洲价比黄金的胡椒,在这个港口里多到论吨来计;足以让欧洲贵族们眼冒金光的丝绸和瓷器,也仅仅只是寻常货物中的一部分。到了明清时期,泉州渐渐褪去了【世界第一大港口】的光环,但是依然在中外交流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泉州,连接了中国与世界,是当时全球认识中国的窗口,满足了世界对富饶神秘东方的一切想象。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