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植物园中有一片特殊的红杉林,他们离开了自己最适应的温润气候,带着特殊的使命,从加利福尼亚跨越太平洋来到了杭州,是哪位特殊的客人带他们来到了江南水乡呢?
01 中美断交二十五年,首次会晤伊始
在遥远的美国加州,尼克松图书博物馆旁,矗立着一块纪念尼克松的黑色墓碑,墓碑上雕刻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所赋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这句话节选于尼克松总统的第一次就职演说。
1969年1月尼克松宣誓成为美国第37任总统,他遵循了总统上任的传统,将老家的美国红杉树种,栽种在了白宫的院子里,这也为后来访华时赠树,埋下伏笔。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拓宽美国与中国的交流渠道,为此他展开了一系列行动意图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机会。
尼克松墓碑
1969年12月,时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的李举卿收到了南斯拉夫大使的邀请,前往波兰首都华沙文化宫,参加时装展览。
在入座以后,李举卿发现当时驻波兰的美国大使在注视着自己,鉴于两国之前并无过多来往,李举卿对这个注视持怀疑态度,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离开会场。
他一边走,美国大使在后面一边追,直到两人不得不面对面,美国大使向李举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原来尼克松总统有一封给周恩来总理的信,希望李举卿能代为转交,并且尼克松表示愿意会见中国领导人,希望李举卿尽快向国内报告,并且希望有回音。
李举卿
当时的中国正在寻求改善对美国关系的契机,在收到来信后,周总理和毛主席从战略上考虑,同意了尼克松来信上的请求。1970年1月20日,中美华沙会谈,中美的关系初步解冻。
1970年10月1日,庆祝国庆节的阅兵仪式上,天安门观礼台的正中央,出现了不寻常的客人。毛主席与埃德加·斯诺并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仪式。
这场天安门上的会面立刻成为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当时人民日报的毛主席语录上刊登着这样一句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此时的美国也会观察中国的报纸,这张照片,显示出了中国对美国建交意愿的重视。
这个试探性的信号,很快获得了回音,同年的11月,巴基斯坦时任总统叶海亚访华时带来了尼克松的口信:美国愿意走向同中国的美好,如果中国愿意,不日,美国会有一位高级特使访华。经过四天的考虑,周总理向美国发出了邀请。
1971年1月,美国才通过巴基斯坦的渠道获得了这份邀请,之后中美两国领导人就通过巴基斯坦这条渠道进行秘密的沟通,直到4月份的乒乓球外交,才正式将中美的关系摆在了明面上,打开了中美隔绝了22年的大门。
在经过了30个月的计划后,基辛格被任命为这次访华的特使,双方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保密性,做了许多努力。
周总理为接待基辛格,首先,组建了一支对美国的调研小组,其次在飞机的领航与安全工作上,外交部组织迎接基辛格上,布置了不同任务,并要求成员绝对保密,不仅不能告诉家人要去哪,联系方式也不能留。
而基辛格为了摆脱记者,他在西贡、曼谷、新德里等多个国家做了停留,最后在巴基斯坦安排的一个别墅里谎称养病,在摆脱了最后一个对他此次行程感兴趣的记者后,基辛格悄悄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双方同意共同发表一个公告,但就公告内容上产生了分歧。双方都想说是对方先提出访问的,经过商榷后双方决定,公告内容为:在获悉尼克松总统访华意愿后,中国人民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中美断交二十多年来,新中国第一次接待美国的元首,世界人民都关注着中国与美国这次阔别多年的接触。为了保证这次的出访万无一失,周总理亲自部署了尼克松访华的工作。大到谈判、公告、政治会谈,小到一般的衣食住行日常安排,周总理都要亲自过问。
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对待外宾,欢迎宴会是整场接待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礼仪表现。周总理要求军乐队在国宴上演奏两国乐曲,他特别选择了《美丽的阿美利加》等美国音乐作为欢迎尼克松的乐曲。这是尼克松上任后选择的自己最喜欢的乐曲。
周总理甚至三次到达大会堂的宴会厅,听军乐团练习这些曲目,他知道尼克松是一个音乐行家,能够弹奏一手非常好的钢琴,他希望尼克松听到这些乐曲会像回到家乡一样亲切,能够感觉到中国人民对他的热情和亲切友好。
国宴上的菜,总理都要亲自过问,他强调:无论是尼克松总统还是别的总统,四菜一汤是我们待客的标准,不会因为对方身份而更改。我们要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空军一号”是美国总统出行的专机,一开始美国方面希望能派出几百人的先遣部队以及专机在中国接待美国总统,以保证美国总统的出行安全。但是中国要求美国总统使用我方提供的交通工具。
中国向美国发出信息:客随主便,你到我家做客,怎么还要用自家的东西呢?在意识到了中国强烈的主权意识后,尼克松总统同意了。
为打消国会其他人的顾虑,尼克松对安全事务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相信中国提供的轿车和飞机,如果这些设施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是合格的,那么我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周总理在接待尼克松的会议上宣布,凡是尼克松在国内访问时需要乘坐的飞机,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能摸得到的,看得到的,里里外外全部检查,保持飞机绝对良好。检查完后必须试飞,试飞以后进行铅封,铅封完后再交代警卫部队看管,无关人员不准接触飞机。
1972年2月17日,白宫的草坪前举行了尼克松总理的欢送仪式,尼克松在临行前,称这次访问为和平之旅,他为此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尽管中美两国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与处世的不同,但这不会阻止中美在外交上达成共识。
美国华盛顿时间与中国北京时间,相差十三个小时,尼克松总统坐上他的“空军一号”在飞越了一万两千英里之后赶上了北京时间。
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周总理与尼克松右手交握,双方持续了一分钟的握手,被在场的各大媒体通过通讯卫星瞬间传向全球,随着电波的飞跃,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02 尼克松访华过程的特殊礼物
随着尼克松的到来,79岁的毛主席也振奋精神,在下午三点约定与尼克松会面。这一天,所有的医疗团队就在尼克松与毛主席的会客厅的小房间里,开启一级临战状态。
由时任主席保健护士长的吴旭君定时观察主席的精神、思维、表情,并时刻通报与医疗小组的组长吴洁,让她可以根据主席的状态准备医务。
医疗小组的每个人都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所有的抢救用品被打开,为主席准备的强心剂也吸在了针管里……
这场谈话原定为二十分钟,但毛主席那天神采奕奕、精神充沛,这场谈话整整持续了七十分钟,他甚至没有一声咳嗽。在整场会谈中,毛主席超然地谈论一些宽泛的事情,而周总理则谈论比较具体的事情。
毛主席在轻松自如的谈话中引导出自己的真意,尼克松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毛主席回答:“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我只改变了北京周围的一些地方。”
在与毛主席的访谈结束后,尼克松携带的特殊礼物也在三天后到达了上海机场。这份礼物一共有五件,身高七丈,全身被圆木的木箱包裹着,如果你凑近闻,还能嗅到淡淡的泥土味。但尼克松下令保密,他声称这是一份友好的礼物。
按照原本的行程安排,尼克松访华的第一站是北京的长城,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引起了尼克松的好奇,他对中国这古老而宏伟的城墙有一种野性的向往。
可二月正是北京降雪的时节,从钓鱼台通向八达岭的路上,有一层厚厚的积雪,十分难爬。这条七八十公里的路,尼克松观看到积雪的情况,原本对八达岭的行程已经失去了信心,可24号的凌晨,他被惊讶到了!
从钓鱼台到八达岭的道路十分干净,积雪都被扫在了道路两边,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随行的周总理告诉他们,他动员了群众扫雪,大约有七、八十万的群众沿途扫雪,积雪才能消得这么快。
雪不停地下,尼克松看着路上还有坚持扫雪的零星群众,感慨:“这样的动员力和群众配合,在我们美国是很难做到的,只有你们中国才能做到。”
尼克松在北京的访问结束后,便动身前往杭州,这正是他的礼物要去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就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在尼克松游览过北京古朴大气的景点后,集南方秀美灵动于一身的杭州成为了尼克松下一站访问点。
为了这一次接待,杭州政府和杭州人民做了长期的准备工作。为了迎接飞机,杭州人民实现了“笕桥速度”在千年的走马塘道路上,他们完成了机场的扩建以及候机楼的新建,让这条古老的道路焕然一新,只为迎接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
走马塘道路
杭州的道路两旁,排列着整齐的香樟树,周总理与尼克松一起参观了花港观鱼公园,从西门到东门,经过红鱼池、牡丹亭,最后一起登船,泛舟西湖,诗情画意中,尼克松也感受到了中国南方婉约之美。
在离开西湖参观杭州植物园时,尼克松拿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惊喜礼物——美国红杉。红杉树作为地球上最高大的常青树,用以代表美国与中国的友谊长存再适合不过了。周总理当即决定把红杉树苗种植在杭州。
五棵树苗有四棵是红松品种,一棵是红杉品种,树苗通过飞机抵达上海,再由杭州园林局接收,其中四棵种在花港公园,因其体型巨大被杭州人称为“巨松”。剩下一棵种在了杭州植物园里,被工作人员悉心照料。
红杉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当时二月份的杭州,即便不如北方寒风凛冽,也是春风料峭的,并不适宜红杉树的栽种,工作人员为了培育这棵红杉树,煞费苦心地为参天大树穿上了衣服,并为他搭起棚子,建成了简易的温室。
还安排了专门的守树人,为红杉木彻夜站岗,时刻关注它的动向,在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下,红杉木成功存活了下来,成为了杭州植物园独特的风景。
03 红杉树现状
这段访华旅程短短一周便落下了帷幕,但我们知道,从两国有意向进行交往以来,一直到尼克松访华并带来象征友好的五颗红杉树,绝不仅是这一周做到的,其中还有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随着尼克松访华结束,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那代表两国友谊的红杉树呢?
杭州植物园那棵红杉树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栽培下存活了下来,而余下的四棵红松树,因气候问题,没能成功存活令人惋惜。
杭州植物园的工作人员也因此想到了将红杉树扦插的办法,让红杉树可以真正地植根在植物园中,并且生生不息地生存下去。
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夏季,工作人员将红杉树的部分枝条插植在土地中,等枝条成功存活后再把它们移植到一片地里。慢慢地,红杉树有了第二代、第三代,成活的枝条茁壮成长成一片树林,为了纪念尼克松访华,而带来的这份友谊的礼物,杭州园林称这片红杉林为友谊园。
多年后,尼克松卸任总统后再次访华,见到友谊园中的红杉树,依然为这片生机勃勃的树林感到欢欣鼓舞。
随着红杉树的不断成长,中美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着,希望为中美友谊作出努力的人,会因为这片友谊园而被永远铭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