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 唐 宋之问《过函谷关》
“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说的是齐国孟尝君出使秦,被秦昭王扣留,孟尝君的一个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之妾以说情放孟回齐。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故有”鸡鸣狗盗”之说,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具体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门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田文出使秦国,秦昭王立即让田文担任秦国丞相。臣僚中有人劝说秦王,道:“田文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同宗,如今任秦国丞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那样秦国可就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田文丞相之职。并把田文囚禁起来,图谋杀掉田文。
孟尝君为逃命,其门下一个擅长“狗盗”(即偷盗)的人偷了之前送给秦王的那件狐白裘后,再送给秦王后宫的宠姬,宠姬吹吹枕边风,秦王最终答应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怕秦王出尔反尔再抓他,迅速往齐国逃。果然不久秦王就后悔了,派人追来。孟尝君逃到函谷关,城门还没有开。城门开放的规矩是听鸡叫,鸡叫就开城门放人进出。恰好孟尝君门客里有会学鸡叫的,他一学鸡叫,满城的鸡都跟着叫起来。于是城门大开,孟尝君等人就逃了出去。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一词的历史来历。
典故主人公: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时任齐国相,手握重权,家里养了门客数千人,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世人一谈起田先生,多会认为他是爱惜人才的模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