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浩瀚的积淀,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迹,更多的是无数的文化资源,有些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厚重又独特的文化的,值得我们发扬与传承下去。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生活的质量。
饮茶即道,是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成,妙合大道。茶水沉浮之间,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中国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一种理念——中医理念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它通过人体阴阳变化、四季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以及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经络系统功能变化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作出适当的治疗。中医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理病理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应通过养生等手段,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此外,还要加强人性修养,培养“中和”之道,建立理想人格,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一种戏曲——昆曲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昆曲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运用曲牌多达两千多种,行腔优美,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
明末清初的昆曲鼎盛时期,文人把它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亲自表演、演唱、写剧本、设计舞蹈。文人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都融入到昆曲当中。因此,今天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昆曲的时候,一方面是欣赏昆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种音乐——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流水》等。
秦汉时流行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中国古代的音乐总是与文学联系在一起,总是带有那么一些诗意的内涵。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嵇康临刑前弹奏绝唱广陵散,白居易诗歌”犹抱琵琶半遮面”。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向世界推荐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中国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曲子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
一种震撼——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是中国武术和中国气功的一种统称,其神秘的面纱:七大拳系,诡秘的暗器,武学的种种境界,独特的武林江湖,是中国人独有的武侠情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化”。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国功夫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不仅出现了大量中国功夫题材的中外影视作品,更是因一代巨星李小龙的一系列动作电影而大放异彩并风行全球,里面所展露的中国功夫,更受到国际高度的重视,使中华民族特有的武功推向了世界,成功的打响了中国功夫这块金字招牌。而少林、太极、咏春拳等中国功夫更是在全球广泛传扬。
一种诱惑——饮食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养论,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一种精致——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艺的高超,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瓷”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当之无愧。
一种思想——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不管是以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做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异彩,独领风骚。而在西方,尽管形态不一,但儒家思想还是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同时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至今还在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儒家思想讲求“和”,其都在探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益的借鉴。儒家文化“和”的思想值得我们推荐全世界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