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趣味生活常识网首页
  2. 投稿

三公九卿制的权力结构图(一图一文读懂封建中央集权的雏形)

今天我们聊聊三公九卿制度的前世今生

说到封建专制制度,就必须要提到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三公九卿制度。该制度始创于秦朝,废止于隋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中存在了800多年,在中央集权管理中发挥了根本性、历史性的作用。

三公九卿制的权力结构图(一图一文读懂封建中央集权的雏形)

秦朝官职

先来说说名字的由来

三公九卿是古代中央官职的总称,“三公”包括太师、太傅、太保;“九卿”包括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其实,在古代九卿不单单只有这九位官职,而是一个广义上的统称,《礼记》一书中也有明确记载:“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这里的大夫指的是五品官员,元士指的是官职较低的官员。

那么,三公九卿是谁提出来的呢?

三公九卿制的权力结构图(一图一文读懂封建中央集权的雏形)

秦始皇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是秦始皇的大臣李斯提出,以皇帝为尊,下面分别设置三公,掌管不同的部门,“一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一公”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可凭皇帝的符节调动军队。“一公”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地位低于丞相和太尉,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九卿对丞相负责,各司其职,用秦朝时的官名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三公九卿制的权力结构图(一图一文读懂封建中央集权的雏形)

三公九卿分工图

再来说说,历朝历代三公九卿制度又有哪些变化呢?

秦朝,在中央开始实行三公九卿制。

秦王嬴政登基后,采取李斯的建议,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从此时起,“丞相”这一官职便正式诞生,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太尉,中央军委主席;御史大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席。需要说明的是,秦朝时期的三公九卿都是不可世袭的,统一由皇帝任命。

两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汉武帝时期把中央官员分为内朝官员和外朝官员,内朝官是由皇帝直接差遣,外朝官与之相反,而是通过任命行政职务。

与此同时,从汉武帝开始,大臣们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台(令),削弱了丞相、太尉的权利,如果丞相太尉有过失,尚书台也可以弹劾。

东汉末年,战事频发,在中央又设置将军一职,与三公同列,成为中央主要官职之一。

三国时期,曹操为魏王时,初置秘书令。曹丕称帝初,改秘书令为中书省,有监、令两臣,监、令之下有中书侍郎、通事舍人、著作郎等属官,尚书省在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团队。

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发展了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皇帝为加强皇权,拼命地扩大三省权利,扩充三省机构,三公九卿制被严重冲击。三公之中除丞相尚有实权外,九卿已徒有虚名,到了东晋时甚至已经可有可无。

隋朝时期,隋文帝制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缔。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寿终正寝。

三公九卿制的权力结构图(一图一文读懂封建中央集权的雏形)

隋朝三省六部制

总体来说,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

三公九卿制的权力结构图(一图一文读懂封建中央集权的雏形)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图

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