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趣味生活常识网首页
  2. 投稿

盘点我国古代医生的称呼(古代对医生的不同称谓)

医生,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为更多地去感悟这一职业的广阔内涵,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看看不同朝代医生的不同称呼。

在西方医学尚未流入我国之前,中医本不叫中医,而是有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称谓,其四大别称为岐黄、青囊、杏林和悬壶。

岐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为岐黄之术,自然岐黄便成了中医的别名。

青囊,来源于名医华佗的历史典故。据史料记载,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后人由此称中医为青囊。

杏林,源自名医董奉治病救人的故事。史料上说,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一度隐居江西庐山。附近百姓闻名求医,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悬壶,与古代修道求仙的一个传说有关。一天东汉名医费长房,看到一位竹杖上挂了葫芦的老人在集市上卖药,天黑后,那位老翁跳入葫芦中,当时只有费长房一人看到,费长房颇感奇怪。为了弄清老翁的来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翁知其意图后,让费长房隔日再来。再来时,老翁邀他一起进入葫芦,只见葫芦内布置整齐华美,佳肴满桌,费长房立刻拜老翁为师,学习医术和修仙之道。几年后,费长房也开始悬壶济世行医。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即是医生之悬壶称谓的来由。

以上是岐黄、青囊、杏林、悬壶四种称呼的历史文化和渊源。

其实,早在周代,对医务人员已有不同的称呼。当时将包括医生在内具有艺技的劳动者统称为“工”,将医术高明的医生尊称为“上工”或“良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曰:“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此后又将内科医生称“疾医”,外科医生称“疡医”,管理帝王饮食卫生的医生称“食医”。

春秋战国时期典籍已有了“医师”称谓的记载,汉代景帝时改称“太常”。北魏设置“太医博士”,负责传授医学知识。东汉曹魏时设置“太医令”,隋唐改称“太医署令”,为管理医疗的官职。唐代已设药医师(后称药师),负责采办药品。唐代开始出现“医生”一词,但古代“医生”之名没有现在的医生之义,而是指在医学中就读的学生。“医士”称呼首见于北宋,“郎中”和“大夫”称呼均始于宋代。明清太医院长官称为“院使”,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主要为宫廷、皇族服务。

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而医官中最高级的尊称“大夫”,其次称“郎中”,以下称“医效”“衹侯”等。因为“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也有“郎中”一职,所以也把医生称为“郎中”。但“大夫”和“郎中”略有区别。一般将设馆从医(坐堂行医)的医生称作“大夫”,而把走串于乡间的医生叫作“郎中”或“方医”“铃医”。就地域而言,早年间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而南方则习惯称医生为“郎中”。

据《清代官职大观》记载,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一等称“御医”,只有13人;二等称“吏目”,有26人;三等称“医士”,有20人;四等称“医生”,有30人,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从严格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可以独立看病,即有处方权;而“医生”只能当助手。“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即“见习大夫”。“医生”作为医务人员的代称,是一步步演化而来的。因救死扶伤,职业高尚,为世人所赞颂。

早年间多将医生尊称“先生”,到医院看病谓之“看先生”,请医生上门就诊谓之“请先生”。此称据传源于医生所开处方。医术高超的医生都写得一手好字,所开处方尽显其书法功底,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清晰易读,所以将医生视为学识渊博者,称之为“先生”。

医生这个治病救人的职业,从古至今每一个不同称谓都表达了人们对其的尊崇和赞美,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