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积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以及世代持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国人提供着强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正式拉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序幕。20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激发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如今我国已有4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2021年3月1日,教育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新专业方向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更在学理上赋予了系统认识和解读非遗的时代要求。鉴于此,本文将着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小传统、文化基因的理念辨识和观点衔接入手,讨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小传统
中国的历史传统从远古的若干细流,一路蜿蜒向前,不断汇聚,呈现出具有同质性的文化特征,又继续发展,分出多股支流,呈现出形式多元、功能各异,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厚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①鉴于当代学术环境下的“大传统”“小传统”概念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的发轫,与传统文化紧密关联,直到今天仍在影响国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1956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概念。大传统代表着国家与城市、由知识阶级所书写的精英文化传统;小传统则代表乡村、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②。此后,李亦园、王元化、余英时等将大小传统的概念运用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并对应于中国的雅文化与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诚然,大小传统的出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划分并剖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结构,阐明了所指对象,对研究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视角,但用这一理念划分阶层、人群以及文化价值关系存在着历史与地域环境的应用局限,尤其在强调文化价值相对论的当代,简单区分传统之“大”“小”已不适于21世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
文化如水,其孕育的传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犹如太极阴阳,在动态渗透中融合,在适应中共生,分开已难,遑论大小。即便以“大小传统”概念视之,君不见宫廷礼乐、文人书画印墨等看似施用、存在于士族文人群体的大传统,何尝不是来源于乐户平民识货、辨物、作乐、制器的小传统,可见“大”传统离不开“小”传统。“小”传统也不曾与“大”传统断联。北京当地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智化寺京音乐源于唐宋宫廷音乐,1446年,明英宗时期太监王振建家庙,擅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寺院并组建乐队,用于佛事和民间活动,至今已传承27代未断,还向外传授到天仙庵、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寺、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等十余座北京寺庙,辐射周边地区,成为北方佛曲的代表,被冠称“京音乐”。可见,传统不是某个群体的专属,不论“大”“小”,都依靠民众的认同来获得普遍效力。
当代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跳出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的阶级界限,成为全民共享、社会传承的对象,融文脉与文象于一体,并呈现出“道”与“技”合一的面貌,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代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因
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绵延不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支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③“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④等精辟论说。究其源头,“基因(gene)”作为一个生物遗传学概念,一般指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功能单位,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基于文化遗传的相似性,20世纪中叶以来,有文化学者尝试从这一角度研究人类文化现象,认为:“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者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文化基因’。”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因的关联,可以追溯到“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文化DNA”的观念,赢得社会普遍认同。
百年来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全球化趋势,导致了全球范围内人们生活、观念的趋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流行文化、服装饮食等风行世界,出现了文化同一化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认识到多元文化的珍贵,强烈呼吁保护文化多样性。顺应各国呼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据此,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等认为,非遗对文化多样性和平等性的倡导,以及其所构建的新的文化筛选机制,能够让以前不能呈现、不受重视的文化脱颖而出,并由此呈现一幅更能代表人类社会真实生活的世界文化地图⑥。
古往今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因围绕着“人”产生紧密的连接。文化遗产的所有者、鉴赏者和传承者是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更是“人”,包括持有相应事项的社区、群体或个人,集创造者、传承者甚至保护者的身份于一体。以文化遗产为载体的文化基因也体现在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是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与思维方式的独特要素。它们历经长久的时间淘洗,跨越不同的阶层和地域,合力决定文化系统本性和发展走向,对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持续产生深远影响。重视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因,是跳出精英意识,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史,力求还原和彰显历史中人民群众创造的绚烂文化,也是重视人民创造的、遍及生产生活各个层面的知识技艺和精神思想。这一系列价值观实现着文化保护的重要功绩和意义,也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的基本精神和立场相衔接。由此可见,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中彰显中国文化基因的底色,还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凸显了中国文化基因的特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欣赏和尊重,推动形成更和谐的世界关系。
认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确认文化基因,正确认识传统,进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学界与社会全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非遗保护路径,通过形态研究,不断延展对非遗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资源价值等内在逻辑的认知,力求读解出文化、传统与知识技艺之间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应对传承内容、方式以及群体的嬗变。
首先,活态存在的非遗,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形态与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⑦以上表述指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特点。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根本原则,活态性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社区、群体及个人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按照自身的文化形态特点传承与延续,也决定了我们要避免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去保护不同事项。比如民间文学,基于文本生成过程的演述事件、演述传统、演述人及其受众的交流和互动等实现代际传承,必然产生代际之间的同一和差异⑧。而非遗活态性带来的生命活力,就体现在口耳相传的传承中,体现在“被不断地再创造”的文化发展演进中。
其次,群众认同的非遗,夯实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与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民众的创造力,重视知识、技能的精湛高超和与众不同,更重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出来的中华民族整体情感、观念及传达方式,引申出对传统文化的智慧根源、思维导向和价值审美等意义的探寻。它存在于人民之中,与身俱来地具有共享性,更因共享而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在国内层面,传唱千年的格萨(斯)尔史诗,为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共享,代表着古代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杰出成就;在国际层面,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发展出同宗民歌,家喻户晓,传唱全国,共享者(即持有者)众多,甚至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入经典西洋歌剧《图兰朵》,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历来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从我国古代《诗经》的采集、整理、传承到上世纪初兴起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搜集、保存,特别是民俗学建设的成就,都为丰富中华文明延续的灵魂——不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做出了贡献。⑨今天,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融入当代生活。非遗来自于民众的生产生活,要传承弘扬,也必须融入生产生活。如果只单纯抢救和保护,非遗反而会遗憾地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和博物馆的“遗产”,即“非遗”成了“非常遗憾”。非遗是活的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原创力之所在。没有非遗,没有民间传说、故事、民乐、小戏,就不会有《茉莉花》《梁祝》,就不会产生诸如《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成功的艺术作品。拥有至少五千年文明的中国,需要进一步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品格。阿里巴巴大数据显示,年轻一代已成为传统文化消费主力军。⑩那么,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消费品呢?需要进一步强化非遗传承和享用氛围;加强非遗资源库建设,细化对比分析研究;扩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企业家联系对话机制,推动非遗成为国内文艺界、设计界寻找创意、创作作品的资源宝库,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我国非遗保护的前期经验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高度评价,但依然需要发扬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挖掘文化基因入手,加强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现有文化有情怀的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中国人的真实面貌。
我国非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放眼未来,以非遗的活态保护,对接文化基因探源,将成为传统与当代中国最鲜亮的身份标识。在当代研究视阈之下,推进非遗保护事业,重新认识大小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意涵,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基因的重要关联,思考非遗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本质上就是对中华文化基因展开新一轮传承、弘扬的系统工程。
结合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推动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工作,以及2021年3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新专业方向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通过本科教育进一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给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带来新的可能。未来可期,建议教育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进一步增强协同性和系统性,加强协商合作、总结评估,系统性推动非遗纳入学校课程,进一步拓展文化遗产交叉学科建设,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念培养、国民精神塑造的重要资源,使中国的一代代青年成为更专业的非遗传播者、传承者和研究者。(荣书琴,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