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下边的四个句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3页):
(1)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2)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
(3)你有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
(4)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请想想,这四个句子运用了哪四种不同的疑问方式,回答这些疑问的方式相同吗?
例(1)设问;例(2)选择问;例(3)正反问;例(4)反问。
同学们能不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归纳出不同疑问句式的不同特点。(举例略)
1、设问句:自问自答(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作用).例如: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谁是最可爱的人》)
(2)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其次,······。
(《中国石拱桥》)
(3)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纪念白求恩》)
(4)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与最乐》)
(5)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太空一日》)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2、反问句:不是有疑而问,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加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反问句的特点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其作用是加强语气,发人深思等。
(1)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皇帝的新装》)
(2)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最后一课·》)
(3)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再塑生命的人》)
(4)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五猖会》)
(5)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动物笑谈》)
(6)这不是可可吗?(《动物笑谈》)
(7)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动物笑谈》)
(8)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白杨礼赞》)
(9)吃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驿路梨花》)
(10)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驿路梨花》)
(11)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一颗小桃树》)
3、选择问:要求对方从并列项目中选择一种情况回答的疑问句。常用“是·······还是······”“······,还是······”等关联词。例如:
(1)今天是星期二,还是星期三?
(2)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3)你去,还是我去?
(4)那是谁的地?(特指问)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植树的牧羊人》)
4、正反问: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常用“有没有”“是不是”“要不要”“会不会”“信不信”“能不能”“去不去”“愿意不愿意”等词语来提问。正反问句末尾可不用语气助词,也可加语气助词“呢”,但不能加语气助词“吗”。例如:
(1)手有没有颤抖?(《邓稼先》)
(2)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我的叔叔于勒》)
(3)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济南的冬天》)
(4)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皇帝的新装》)
(5)你愿意不愿意呢?
除了上面四种疑问方式外,还有特指问、是非问两种疑问方式。
5、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怎么、怎样、几、多少、多么······”表示疑问。例如:
(1)这个人是谁?
(2)有什么事吗?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6、是非问:用陈述句加疑问语调提问。是非问的特点是回答时用肯定或否定回答。例如:
(1)这部电影你看过吗?(回答“看过”或“没看过”)
(2)你和他是同学?(回答“是”或“不是”)
(3)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我的叔叔于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