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出身吴郡大族陆氏,这个家族在东汉较为昌盛,族中涌现了不少大官。陆逊的祖父陆纡是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是九江都尉,叔叔陆康则是庐江太守。
陆逊年少时父亲便亡了,陆逊便跟着叔父陆康一起生活。陆康后来被朝廷委任为庐江太守,陆逊也便在庐江长大。
汉末丧乱以后,庐江也并不安定平稳。作为长江的枢纽位置,遭到了不少军阀觊觎。其中以袁术最为势大。袁术身处扬州淮南,急需控制长江以向外发展,自然而然会盯上庐江。
于是袁术便派出手下骁将孙策大举进攻庐江,时任庐江太守的陆康带领宗族子弟保卫庐江。长年累月的战争下,陆氏子弟损失惨重,一百多族人足足折损大半。最终也没能护住庐江郡,被孙策所攻下,不久后陆康病逝。
陆逊与陆绩等剩余陆家子弟则被送回吴郡老家。陆氏遭此大劫,已无往日辉煌,甚至不得已要将刚刚成年、资历尚轻的陆逊推出来执掌门户。
衰败的陆氏不甘于现状,急切想要再度崛起。正逢孙策横扫长江,在江东逐渐成长为一股独立势力。陆氏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便抛开旧恨,使陆绩出仕孙策幕府。但陆逊本人并没有出仕孙策,可见陆氏并不敢在残酷的乱世中完全押宝在孙氏身上。
陆逊仕孙氏要迟至孙权继承孙策数年以后了,这时的孙氏已经稳定控制江东,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割据政权。陆逊在孙权手上入为心腹,出为爪牙,在新一代江东士人中算仕途极为顺利的。
陆逊在孙氏帐下不断建功,得到了孙权高度认可,孙权越发想将其培养成肱骨,于是想与其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便将孙策的女儿嫁与陆逊,孙陆二族结为姻亲之家。
后来江东军队在陆逊的率领下,接连袭取荆州、打赢夷陵之战、于石亭摄行王事从而大败曹休南侵大军。大功加于身,陆逊不断得到孙权的加官封赏,一时风头无两。
孙权迁都建业后,留太子孙登及尚书台部分机构在武昌,并任陆逊辅佐太子,掌管武昌宫府及监督荆州诸事。也是在这时,陆逊与太子孙登产生交集,被太子吸纳为党羽。
在顾雍死后,陆逊更是进官为东吴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好景不长,太子孙登早逝,孙和被立为太子。这导致东吴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二宫之争。孙和在国内威望不比昔日孙登,他当太子有很多人不服,加上老年孙权极为宠爱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导致举国大臣渐渐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陆逊等太子孙登旧党为首,支持太子孙和;另一派则以全琮、步骘等大臣为首,支持鲁王孙霸。两党互相攻讦,东吴一时混乱不堪。
陆逊涉入其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杨竺与孙权密谈废太子孙和,正巧被孙和所安插的宫人听到。宫人将消息传递给孙和,孙和则慌忙通知正要前往武昌的陆逊之侄陆胤,想通过陆胤来劝陆逊上奏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陆逊得悉后便痛陈孙权不该废太子,当分清嫡庶。这使得孙权极为不满——明明是密谈,为何远在武昌的陆逊会知道?便怀疑是杨竺泄密,将其下狱。
杨竺自然冤枉,可最后屈打成招,承认是自己泄密,并反咬陆逊一口。加上孙权调查发现,之前陆逊便常常与身处建业的太子太傅吾粲互通有无。
孙权大怒,遣使斥责陆逊越权偷闻宫中秘密。陆逊忧郁而死。孙权经历过汉末大乱,深感东汉党争所导致的危难之巨,所以极为反感大臣结党营私。更愤于丞相这种外臣去窥伺宫中秘密。
陆逊的结局虽然令人惋惜,却也算自食恶果。他确确实实以不合理的手段掺和政治斗争,最终误触皇帝之鳞。在陆逊忧死后,孙权也没有过于追究陆氏,仍重用陆氏子弟,也算是君王最后的温情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