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管仲(约公元前725-前645年)得到了知己鲍叔牙的推荐,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为周穆王的后代,是春秋时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他的治国政治思想汇集在《管子》一书。
《韩非子》中有篇《老马识途》,说了管仲的一个故事,表达他的思想观点。话说有一次管仲和另一位重臣隰朋(*音同昔朋)从齐桓公讨伐孤竹国。他们出征的时候是春天,返国时在冬天,从春到冬,四时景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齐军迷途失道了。
管仲脑中快速倒转过往的经验,想起了一计解危方法,说:“老马之智可用。”他说老马能够记得走过的路途,于是他们解了老马的缰绳,跟随在老马后面而行,遂而找到了返国的道路,安全回到齐国。
在山中行进的时候,军队找不到水,大伙儿渴得要命。隰朋有着荒野求生的知识,他说:“蚁群冬天在山的向阳坡面筑巢,夏山则在山的北面。在蚁巢下方一仞(*八尺 ,为古代长度单位)能找到水。”于是他们找到了蚂蚁巢,往下掘地,真的找到了水。
韩非子告诉当时人说,“像管仲、隰朋这样的圣贤人,知识丰富又有智慧,然而当他们遇到不懂的事,还能向老马、蚂蚁学习,如今的人却不知道学习圣人之智,这样的人不是太愚昧了吗?”[1]
看到这个成语,直觉的反应可能是像老马这样的动物也有它厉害的地方啊,认路的能力比人强……等等。后人称经历丰富练达的人作“识途老马”,就是人中“老马”!就从这个故事来的。韩非子为了点醒当时人局限于自我、视野狭窄的盲点,而写下了“老马识途”这个故事,提醒人学习圣人之智以扩充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识见层次与人生境界。
韩非子是战国时代总结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韩非子以后几千年来,人类累积的历史文化,更是不知凡几,而现代人反而离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文明越来越远,受物质利益的拘绊越来越深,能够品味的人生滋味也越来越浅!如今,回首一顾韩非子的“老马识途”,意义更能凸显出来!
历史上对管仲的评价
《战国策.齐策》说“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指的是人生中虽然有过错甚或有羞耻的经验遭遇,然而能够超越这些失败的经验,行大威、立荣名的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管仲,他“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
孔子曾说:“管仲之器小哉。”但也曾赞美他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华夏文化就将不存了!
《太史公自序》说:“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管仲的奢华阔气与晏婴的朴实节俭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二人都为齐国打造了升平之世,一霸一治,泽被当代,垂范后世;齐景公重用晏子为相,齐国得以大治;齐桓公重用了管仲,得以成就一匡天下的霸业。
注释[1]
原文:“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