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位置的选择,大多都要在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考量,其中地质地貌和水文更为重要。从地质地貌方面看,首先,都城只有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才有利于都城的布局和发展,才可能有比较方便的交通和发达的区域经济;其次,都城的四周最好要有山,为了确保都城的安全,还要有险可依。在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都城所在区域要有充足的水源,都城人口众多,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
黄河岸边三座相邻的古都,洛阳、郑州、开封虽各有自己的辉煌历史,然山河地貌的不同,其最终大自然带给它们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1、八朝古都开封的业绩单
开封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大梁,拥有超过4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古都。先后有夏朝 (历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六世,共232年,史称老丘),战国时期的魏(公元前364-前225年),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907年-960年),北宋(960年-1127年)和金代后期(1214年-1233年)等相继在开封建都,所以有八朝古都之称。
古都开封
考古已经探明,开封最早的建城历史,是春秋时期郑庄公所筑的启封城,启封意为“启拓封疆”之意,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开封”的名称由此而来。在战国时魏国在此建都称大梁,五代后梁在此建都称为东都,后晋、后汉、后周在此建都为东京,宋代在此建都称为卞京。开封建都最辉煌的时期当属北宋,经过长期的营建,使得开封这座名震四方的京师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被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就是开封作为八朝古都的业绩单。
宋都御街龙亭
2、为什么这么多朝代和帝王选择开封建都
(1)开封建都的地质基础
开封古往今来能成为“八朝古都”,自然有它独特的地理条件优势。然而,每当大家回索与研究开封古都的历史时,历史上的开封却总是勾起人们忧伤的回忆。开封位于中原腹地,附近是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唯其北边的黄河可以看做一条天险。
清明上河园今貌
开封拗陷示意图
开封表面看好似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其实大平原之下,也就是黄河的泥沙沉积埋藏之下,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断陷盆地,地质上称为济源-开封断陷盆地,该盆地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发展而来,属中、新生带断陷沉积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总厚度最厚可达6500米,其中,第四纪沉积物的厚度一般为300-400米,开封市正好位于这个断陷盆地的南部边缘。
现在的黄河从郑州摆脱邙山的约束后, 从郑州到兰考东坝头黄河最后一道拐弯北上处,“大尺度呈直线状延伸”,而事实上“则呈现波浪状的小尺度游荡”,“河流强烈侧蚀南岸”在黄河南岸形成一系列的险工地段,时刻威胁着南岸的安全,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间,黄河在这里决口无数次,其主要是受控于郑州-开封-兰考断裂,这是一条隐伏的深大活动断裂,也是南部通许隆起与北部开封断陷盆地之间的一条边界断裂,断裂的北盘下降,南盘上升,造成了开封一带始终处于低洼状态,黄河河道逐渐南移直至濒临开封城下。
(2)河湖密布的古都开封
开封建都之初也许根本没有想到黄河有那么一天会直达城下,开封之所以能够被选为都城所在地,也有他许多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距今大约15万年前后,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冲破了西部崤山的阻挡和邙山的引导,过桃花峪进入华北平原后,当时的华北平原应该是一个湖泊遍布,并与大海局部相连的巨大海湾与古湖时常变化的环境。随着黄河泥沙逐渐堆积,填平了这些低洼的古湖,渐渐地形成平原。黄河水在大平原上到处肆虐,经常威胁者居住在早期大平原上的中华先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禹治水的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经过大禹的不懈努力,黄河河道最终被固定在华北平原北部的太行山山前地带,距离现在的开封还要相当远的距离。
开封周边有古都的历史始于夏朝,但是,在现在开封这个位置建设都城则始于战国,战国时期的魏国首先选择在开封这个地方建设自己的都城,当时开封周围是河湖密布,附近不仅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系,在郑州附近还有“荥泽”、“圃田泽”、商丘附近有“逢泽”、新乡附近有“牧泽”等规模较大的天然湖泽,小的湖泽更是不计其数。开封周边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水网系统,特别适宜发展农业灌溉,当时的魏国就是看中了这些优越的水文地理条件,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才将自己的都城由山西省夏县,偏僻的中条山东北部的山前地带迁到了河南开封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开封今貌
开封铁塔公园
3、影响开封历史的“两条河”
黄河和鸿沟是影响开封兴衰的两条关键性河流。
(1)“鸿沟”的起源
鸿沟残存部分河段
“鸿沟”是一条改写中国历史的大运河,根据科学考察和历史记载资料,开封古都始建于夏朝,当时的黄河主河道还在现今开封古城北西大约50公里外现今新乡市的东南部,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开封古都鼎盛时期的北宋时期,黄河的主河道一直稳定在这一区域。开封的第一座都城遗址在现今开封市区南部的朱仙镇一带,最初名叫启封城,西汉时期为了避景帝刘启名讳改为“开封”。建设在现今开封市区原位置最古老的都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大梁城初建于战国时期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后经魏惠王、魏襄王等六位皇帝140 余年厉兵秣马苦心经营,大梁城最终建成为当时的名都大城。
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楼大梁门
从魏国迁都开封的第二年,当时的国君魏惠王就开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经营开封都城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水网系统,先对开封(大梁)西边的圃田泽进行整修,形成了方圆30里的巨大湖泊,再引黄河水南下进入圃田泽,然后凿沟修渠从圃田泽引水到开封(大梁)。在此后20多年间,魏惠王命人向东南继续开凿,使水系工程不断拓展,经现在的通许县、太康县一直延伸到淮阳县流入颍水,最后汇入淮河。这些水系工程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形成了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鸿沟。鸿沟是中原地带第一条人工修建的大规模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最早串接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战国时期郑州及北部地区河湖水系分布示意图
鸿沟所引水源来自黄河,据考证,最早的鸿沟引水口在现今郑州黄河游览区东北方向的黄河北岸数公里处。当时的平原上从黄河主河道附近形成有多条南流的水系,大运河就从这些水系引黄河水南下经当时的济水河道进入圃田泽,东流经今中牟、开封北,折而南,经通许东、太康西,至淮阳东南入颍水,连接济水、濮水、汴水、睢水等主要河道,把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串接形成水上交通网。
开封中国翰园
古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水运是最先进、效率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人工大运河鸿沟的开凿,能够沟通南北、畅达东西,使得魏国具有了优越的水利交通条件,魏国的船只可以驶入当时的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凭借鸿沟巨大的交通串联优势,当时魏国的都城大梁,一跃而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商业大都市。
鸿沟的确是一条改变魏国命运的大运河,魏国因创造性地开凿了这条串联开封都城周边水系网络的大运河,经济和军事逐渐强大。然而,在公元前225年,历经140 余年的厉兵秣马苦心经营的大梁城,在开封现址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同样是因为鸿沟导致了第一次灭顶之灾,这个故事还得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讲起。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嬴政即位后,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由于当时黄河主河道的位置还远离开封,秦始皇的部队以水代兵,通过当时的大运河鸿沟引来黄河之水淹灌大梁城,开封首次遭遇毁灭性水灾,魏王假被迫投降,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2)秦汉时期的鸿沟水系的变化
秦统一六国后,为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重新改修了鸿沟在黄河的引水口,并在广武山北鸿沟与黄河分流处兴建规模庞大的敖仓,作为粮食等物资的转运站,充分利用了鸿沟水系和当时的济水等河流,把在南方征集的大批粮食运往北方。而在秦末,鸿沟又成为两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争霸的战场。
公元前203年冬开始,刘邦、项羽连番征战,最终项羽被迫与刘邦仪和,最后选择的就是以“鸿沟”为界划分楚、汉两国边界。东面归霸王项羽管辖,西面归汉王刘邦管辖。为什么两家会选择“鸿沟”中风天下,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黄河还在远离开封的太行山前,从开封经过的鸿沟与黄河在郑州北部邙山之北形成了“人”字形的交会,黄河与鸿沟将当时的中国版图分割成东西两块,北达渤海湾,南达淮河与长江,形成了中分天下的天然水系屏障。但是,不守信用的刘邦在和约签订自己目的达到之后不久,就下令追击楚军,霸王项羽兵败如山倒,最后自刎于乌江,楚灭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鸿沟也因此成为2000多年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沟渠,一条改写中国历史的大运河,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是从鸿沟演绎而来。
汉代鸿沟水系示意图
由于黄河水泥沙含量较高,到西汉末年,鸿沟经过的荥泽古湖已经淤积严重,古湖的历史接近尾声,东汉时期成为平地,这个时期的鸿沟渠首及上游段可能为原济水河道,到今原阳县附近,古济水与鸿沟分开,鸿沟水系继续东流。两汉时期由于黄河水经常泛滥,特别是王莽新政时期,黄河数十年水患无人治理,这个时期的鸿沟通航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王景治河之后,在近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王景在治理黄河的同时也对鸿沟运河进行了整治,将鸿沟的引水口再次西移,从原来霸王城的北部的黄河南岸,西移到现今邙山刘沟村北部大约5公里的黄河南岸,当时的邙山黄土塬的北界也大致在这个地方稍微靠南,邙山与黄河之间有一条石门水系在这里发源,黄河的北岸为济水与沁河汇入黄河的入河口,因这里正对着济水的位置,被古人认为济水在黄河北转入地下,在黄河南岸这里重新流了出来,因此将济水的源头追索到了济源市区,其实,石门水就是古济水,这里应当是济水的真正源头,黄河北的济水实际上应该为另一条河。这次鸿沟水系改道将引水口移到了这里,并建设了比较坚固的石头垒砌的石门,并在渠首附近建设了石门亭。
(3)隋唐大运河的再次兴起
经过东汉以后到隋朝时期,鸿沟大运河的许多地段就又被淤积不能通航。隋炀帝时期,迁都洛阳,重新营建新都洛阳,为使江南丰富的物资运往新都洛阳,再次开凿大运河,并扩大了运河的规模,在原有部分运河的基础上重新开凿了洛阳至淮阴的“通济渠”,洛阳至河北涿郡的“永济渠”,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加上夫差所开凿的“邢沟”等,全长2500多公里,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人”字形隋朝大运河体系。
隋唐大运河部分河段今貌
隋开凿的大运河中段,正是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而疏浚的。这段河床,现在有个新的名字“通济渠”,而在此后,它还有一个流传更久远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汴河。汴河上引黄河,下通淮水,南接邗沟,是大运河的中部要冲。
唐朝以后因开封城濒临汴水,又被称为汴州。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开封城(汴州)扩建,当时的永平军节度使李勉干脆把汴河扩建到开封(汴州)城墙内,并在东西两侧河道出入口修建两座水门,以保障大运河的漕运。唐朝时期的开封(汴州)城因为占据了具有漕运命脉的汴河,迅速成为唐王朝后期最强有力的藩镇。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后唐外都是将开封作为都城。
五代后期的汴州开封水路便利,经济繁荣。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后,因为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定都开封的北宋朝廷更加注意对开封城内汴河水系的建设。终于发展成为了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性大都会,创造了开封历史上的极度辉煌。
(4)南宋后黄河夺淮开封等周边城镇开启黄河淹城模式
北宋之前,黄河主河道始终远离开封,开封直接遭受黄河威胁的次数较少,恶运始于南宋。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时任开封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在滑县以西掘开黄河,使得黄河在几十年间不断向南侵泛,逐渐威胁开封。
直到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光禄村(今河南原阳境内)决口,途径延津、封丘、长垣,到徐州南汇入淮水,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道,开启了之后700多年黄河夺淮入海的历史。也是由于黄河夺淮入海,元代至明前期黄河基本处于不治的状态,只能哪里决口就在哪里堵口,完全没有防治的办法,致使豫东平原基本上全部成为黄泛区,许多县城与古镇都遭受了一次次的黄河淹城之灾,土地盐碱化变得越来越严重,粮食产量越来越低。开封从这个时期以后又遭受了多次的黄河淹城之灾,成为开封“城摞城、路摞路、门摞门、墙摞墙、马道摞马道”的主要缔造期。
(5)兴也黄河败也黄河的开封
人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早期的都城,譬如周秦汉唐之都城,都是设在关中平原与洛阳这个拥有四塞之地的区域,在战略防守上,很有优势。但是优势的另一面,就是劣势。关中与洛阳这种四塞之地,虽有利于被动防守,但是不利于和外界的商贸沟通。特别是古代没有铁路,大宗货物如粮食的运输就是很大的问题。汉、唐这两个定都关中的大帝国,就不遗余力疏通关中连同外界的水运,但是依然不理想,没办法啊,技术水平限制,无法突破地理环境的束缚。因此以关中作为都城的朝代,都很重视洛阳、开封这个在同一轴线上,并且位于关中盆地之外的好地方的建设。
黄河对开封的威胁(黄河水直冲大堤)
到了五代十国之时,后梁实行两京制,东都定在开封(今河南开封),西都就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的后唐,定都洛阳,后晋一开始定都洛阳,几年之后就将国度迁到了开封。此后的后汉后周,都是以开封为都城,一直延续开封鼎盛的北宋,终于发展成为了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性大都会,创造了开封历史上的极度辉煌。
唐末至北宋期间,由于黄河流域逐渐衰落,长安—洛阳—开封,中国政治中心从关中东移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不是人力所能阻挡或逆转的。北宋灭亡后,黄河流域城市的建都史告以终结。南宋以后黄河逐渐逼近开封城,黄河水带来的灭顶之灾频频上演。
开封作为都城或重要都市,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水运,能够比较便利地将当时已经是经济重心的南方粮食输送到国都城。但是以开封为都城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黄河这条不安分的河流,一旦决口,开封就变成大游泳池了,开封号称城摞城,地下埋几座城,都是拜黄河所赐。
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里。它虽然不断决溢泛滥,但对开封并无直接影响。黄河真正开始威胁开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黄河向南大改道以后。据史料记载,从金明昌五年(1194年)至1994年800余年间,黄河在开封境内决溢达338次,约平均每两年决口一次,使开封城15次被洪水围困,7次洪水进城,数次遭遇灭顶之灾。黄河泛滥给开封造成的灾难,在许多开封地方史料中都能找到详实记载。史载,1305年黄河决口,把开封城淹没迨尽。其中最悲惨的一次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河南巡抚高士衡和开封府推官黄澍为抗击李自成起义军,趁秋汛水大决口淹城。“城从内皆巨浸,所见者钟鼓两楼、群藩殿脊、相国寺顶、周邸子城而已。”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大水过后,37万人仅存2万余人。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开封城内水深丈余,河水围城长达8个月,给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938年,蒋介石下令决花园口,造成豫、鲁、冀三省1200万人民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5.4万平方公里泛区一片汪洋的惨象。
黄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风、沙、兵火侵扰,开封这座八朝古都曾一次次从地面上消失,又一次次站立起来,面对一次次灭顶之灾,不屈不挠的开封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几乎从未变动的古都城。
一望无际的开封黄河北地区
开封柳园口黄河险工
历史上黄河河道变迁示意图
4、“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
两千多年以来,黄河的每一次泛滥都给开封带来无穷劫难,面对每一次灭顶之灾,不屈不挠的开封先民,缔造了今天的“城叠城”奇观。大量考古资料证实,开封地下叠压着六座古代城池。
“城摞城”奇观,展现了古都开封的兴衰变迁!
第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大梁城
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是现今开封市区下埋藏的古城中最下面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埋藏最深、时代最为古老的一座都城。魏大梁城的建设历史前述内容已经介绍,这座古城是开封原址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古城,也是开封历史上有史可考的国都。魏惠王迁都开封后,开始苦心经营大梁城,后经魏惠王、魏襄王等六位皇帝140 余年,最终成为当时的名都大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以水代兵毁掉了这座都城,成为开封市区埋下的第一座古城。
第二座:唐朝汴州城
叠压在魏国大梁城之上的是唐朝时期的汴州城。隋唐时期,伴随着隋唐大运河的昌盛,位于大运河汴河段重要位置上的开封,迎来了它的又一次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的开封成为汴州,当时的汴州城因水运的便利很快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公元781年,也即唐德宗建中二年,当时任汴州剌史的李勉遂对汴州城进行了扩建,历史上称其为“筑罗城”,罗城也叫城外城,主要是将原汴州城的南城墙往南移,把当时的汴河扩建到城内。此后,到贞元十四年(798)董晋接任宣武军节度使后,又在汴河的两侧出路口补建了两个水门,使当时的汴州城城防更加完善。唐朝时期最终建设完善的汴州已经有了今天开封市的雏形,对此后开封城的多次重建影响很大。
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战乱频起,唐朝汴州城受到一定程度的毁坏,五代时期特别是后周时期对汴州城的扩筑与修缮,为北宋政权定都开封创造了条件。
第三座:五代及北宋东京都城
北宋东京都城是压在开封城区下面的第三座古城,在六座古城中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这座古城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东京城。大量的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北宋东京城与其它几座古城相比,别具一格,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道城墙,形成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军事防御屏障,整座城市层层叠叠、壁垒森严。
北宋开封城
北宋末年动乱频繁,开封城遭受到严重破坏,北宋灭亡以后,特别是元世祖时为防止汉族人民反抗,将开封城的内外城全部折毁。此外,从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开封附近决口,开始夺淮入海,此后,黄河决口泛滥频发,开封城多次被洪水围困,洪水进城,泥沙淤积,北宋东京都城许多地方被毁坏淹没地下。
第四座:金代汴京城
金代汴京城是地下摞着的第四座城。靖康元年即1126 年,金国见宋国兵弱国衰,遂起灭宋之心。金兵挥戈南下,踏碎了宋国的山河,开封城被攻破,北宋王朝灭亡,北宋官员逃亡杭州,随后建立南宋,定都杭州。金人迁都开封,随即大兴土木修缮建筑,对过去的皇城和宫城进行改造,把皇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原北宋的南北城墙向外扩展,城市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扩筑后的城墙正被压在现今开封城墙的下面。
1305年,也即元成宗大德九年,黄河决口,把开封城淹没迨尽。
第五座:明代开封城
明代开封城是被埋在地下的第五座古城。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占开封,夺取开封后改汴梁为开封府,随即称帝,号开封为北京,建立了明朝。两年后,朱元璋又废去开封的北京称号,封其第五子为周王,建藩开封,开封自此又成为周王的府地,周王的陵墓就位于新郑与禹州之间具茨山系的始祖山南麓。后来,明政府在汴京城的基础上对城墙进行加高加固,外墙用青砖砌成,内芯用黄土夯实,上面铺设方砖,从四周观之,城墙成为真正的砖城。明代的开封城,虽不及北宋东京城辉煌壮阔,但也相当有气派。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河南巡抚高士衡和开封府推官黄澍为抗击李自成起义军,趁秋季汛期黄河水大,扒开黄河水淹开封城,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
第六座:清代开封城
这是埋压在现开封城下的第六座城, 也是最接近地表的古城,是距离现代文明最近的一座古城。清代开封是河南省的省会,明朝末年的黄河的一场特大洪灾使开封城毁损严重,1662 年,清政府对开封城进行大规模修复,特别是对毁坏的城墙进行了重点修缮。
1841年,黄河洪水再度冲毁了开封城,洪水久围不退长达半年,致开封城千疮百孔衰败不堪。洪水退消的第二年,清政府再度下拨银两,对开封城墙进行修筑加高,人们今天看到的开封古城墙,就是清政府那次拨款所修建的。
上述埋藏在开封地表面以下的古城中,魏都大梁城,距今地表下约12-14米;唐代汴州城,约10米以下;五代北宋东京城,约7-10米;金元汴京(梁)城,约6-7米;明代河南省城,约5-6米;清代开封府城,约3-4米。从其城址的平面看,是“城套(环)城”。从前面谈到的城名可知,今日开封城下深埋着数座城址,若以如今开封龙亭一带为中心的话,那么从里向外的数座城依次是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之皇城、里城,金代汴京(梁)城,明代河南省城(不含周王府萧墙),魏都大梁城和北宋东京外城等。除大梁城址外,其余经过文物勘探,均已弄清了大致轮廓。以上数道城垣依次环套,构成了一大历史地理奇观。从上面的城址埋藏深度可看出,现地表至地下12-14米分层埋藏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时代界限较为清晰,保存也较为完好。
开封古都位置变迁关系示意图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