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盗墓小说大行其道。一些小说中说春秋末期的吴国人伍子胥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奸臣费无忌陷害,伍氏一族被楚平王加害,全家老小全部被杀,只有伍子胥一人一夜白头,智过昭关,逃到了吴国。后来伍子胥率军攻回楚国都城时,楚平王已经下葬。愤怒的伍子胥将楚平王的坟墓掘开,鞭尸300下。
在这方面相关史料记载得非常乱和复杂,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史记·吴太伯世家》和《法言·重黎》明确记载,伍子胥为了泄愤确实曾经“鞭尸三百”。成书于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和汉代的《淮南子·泰族训》则记载,伍子胥只是“鞭坟”,并没有鞭尸。
如果按照时代顺序来梳理就会发现,伍子胥“鞭尸”的相关记载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层累和叠加的过程。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最早出现了伍子胥“鞭坟”的记载。西汉初年的《淮南子》记载伍子胥“鞭墓”。到了《史记》,出现了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记载。而在《吴越春秋》中,伍子胥更是令人发指地“践腹”、“抉目”,破坏楚王的实体。历史记载越往后,伍子胥的行为就越激烈,这就不禁让人怀疑这些行为是出于后人的想象和添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史记》中涉及伍子胥鞭尸的记载一共有三处,有两处说伍子胥鞭楚王尸,但有一处只说伍子胥鞭墓。这也是《史记》的一大特点,在面对来源不同、说法不一的情况是,司马迁往往会在《史记》中保存多种说法。由此可见司马迁也不完全相信伍子胥鞭尸。
在历史学家看来,一个时代的历史典籍基本保留了当时的重大事件。在伍子胥的时代,最权威也是最重要的历史记载如《春秋》、《左传》、《公羊传》和《国语》都没有记述这件事,直到百年后的《吕氏春秋》中才出现了伍子胥鞭尸的记载。两者对比可以确认,“鞭尸”之事应当是空穴来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