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趣味生活常识网首页
  2. 投稿

老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一文讲述中庸之道的真谛和精髓)

什么是“中庸”,你真的理解吗?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但却被很多人误解,很多人觉得“中庸”就是“平庸”,是一种委曲求全,折中,调和的思想,甚至在很多人眼里,中庸还给人一种不思进取和消极的感觉,但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中庸》思想能上下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放下你的成见,和我一起了解真正的中庸思想。

什么是“中庸”?领悟“中庸之道”,是打开中国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开始我会用一个系列视频,来和大家分享我国儒家经典,文化经典《中庸》,“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普遍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后来经过了宋代思想家朱熹注解,《中庸》独立成为了儒家经典,和《大学》《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前面我用一个系列分享过《孟子》,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看之前的视频和文章,今天我们开始分享《中庸》。

我们先从古希腊的一个思想讲起,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科学和文明的发源地,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石柱上刻着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简单介绍一下德尔斐神庙,它位于希腊的福基斯,是古希腊人供奉阿波罗神(Apollo)的地方。阿波罗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代表着光明和理性,因此对很多人而言,它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地方。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能留下的文字显然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两行字: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什么是“中庸”?领悟“中庸之道”,是打开中国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一生都致力于探索知识,认识自我。第一行“认识你自己”是一种“知”的原则,而第二行“凡事勿过度”是一种“行”原则。在我们的“中庸”思想里面,也蕴含了“凡事勿过度”的智慧。“中庸”思想就是一种知和行的智慧,这和古希腊人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很多时候,东西方古老的智慧都是相通的。

《中庸》说“中庸其至矣[yǐ]乎!民鲜能久矣[yǐ]!”,《论语》里面,孔子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原则,也是做人做事的智慧。那什么是“中庸”呢?中庸也是中用,古代“庸和用”是同一的,“中用”或者说“用中”,其中“中”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法则,而“庸”就是实用和践行这种法则。

庄子在《齐物论》里面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也就是说,行得通的方法或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策略叫庸。只有行得通,才能取得成就。中庸的智慧,就是对事物的全面把握,是包容对立双方的认识,对全局发展的全面认识,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各方面认识的中和。怎么理解呢?

什么是“中庸”?领悟“中庸之道”,是打开中国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中庸》里面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为什么要“用其中”呢?两端不好吗?我举一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一个人相较于少年和老年,在中年的时候是精力最旺盛的;一颗植物也是一样,相较于幼苗和枯萎和时候,在成熟的时候生命力是最旺盛的,枝叶也是最繁盛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要“用中”,不是一种折中,而是因为“中”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而两端则是两种极端,都是有缺陷的。当然这里的“中”不仅仅是中间,而是一种恰当、适中和合理性,就像我们为人处世,做人太软弱和太刚直都是不好的一样。关于“中庸”的内涵,我们从四个方面讲:

首先是,中与和的关系。

在《中庸》的第一篇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非常重要,这里意思是说,喜怒哀乐不行于色,不表现出来,称之为“中”;表现出来的都是合乎度的,称之为“和”。

什么是“中庸”?领悟“中庸之道”,是打开中国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意思是说,中就是内在的,和是中的一种表现。中的状态是天下人的共同基础,和的状态是天下人通行的正路。中是本质,和是正路。天下人完全做到了中与和,天地就各安其位,万物就可以生生不息。中与和的关系,跟道家思想的“道”和“德”的关系有点类似,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道是内在的本质,而德是道的外在表现。

就像《中庸》里面说,和是中的外在表现一样,中才是本质。表现出“和”就是说明你遵循了“中”,就像一个人表现出“和”,平静,淡定,谦和,这说明内心“持中”,一个社会也是一样,如果总是动荡不安,这就是失去了“和”,也就没有“持中”。中与和其实都蕴含这一种对“秩序感”的追求,是一种万物本质的精神追求,这个我们后面展开。

接下来,我们来讲第二个方面,“中”的表现。

在《中庸》的第四章中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句话就深刻地体现了“中庸之道”,太聪明或者太愚笨都不好,都不是“中庸”的表现,过犹不及,都是不好的。这显然不是说,我们不去追求极致,而是主动选择中庸,这不是一种被动的策略,而是一种主动的策略。

什么是“中庸”?领悟“中庸之道”,是打开中国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第三个,“中”的用法?在《中庸》第六章中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在儒家思想里面,都以三皇五帝为圣人,是拥有至高德行的人,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人,而舜就是其中之一,而这种智慧来自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两端就表示两个极端。孔子说,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喜欢向人询问,又善于分析别人言语中的含义。隐藏别人的坏处,赞扬别人的好处。过和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了,然后,采纳适中方式用于老百姓,这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最后,如何达到“中庸”的境界呢?

《中庸》也讲的很清楚,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在《中庸》的第二十章中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通智,拥有智、仁、勇三种德行的人,才能到达“中庸”的至德。为什么是“智仁勇”呢?因为这它们是非常典型的三种德性:理智,勇敢,仁爱。

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个部分对应的德性是:智慧、勇敢和节制,这和《中庸》中的“知仁勇”是非常类似的。而且柏拉图认为,这三个部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平衡和谐,人就是幸福的。所以,柏拉图说:幸福就是灵魂的和谐。

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类似中庸的幸福观和道德观。他说,人类的一些关键美德,比如勇敢、节制、幽默、友好、耐心等等,它们都存在于两种极端之间的“黄金分割点”。比如,勇敢是过度鲁莽和过度怯懦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幽默是过于严肃和过于滑稽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灵魂与美德相一致的生活,而这种美德存在于两种极端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上,或者说它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指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合理适当的智慧,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如果用上面我们讲的西方智慧来说,就是“凡事勿过度”,而用道家思想来说就是“反者道之动”。凡事我们可以知道极端,但不走向极端,应该掌握一个“度”,或者“持中”,这是中庸之道的精髓。

什么是“中庸”?领悟“中庸之道”,是打开中国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你可能问,为什么不能走极端呢?我们常说“物极必反”,保持适度的平衡,不仅仅是一种避免风险的策略,更重要的是,“中”是万物的本性。《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是万物背后的一种规律和法则,天地万物就是因为“持中”,才能生生不息。就像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几千万个物种,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有自己的本性,保持住这种本性,这就是“致中和”,这样才能让万物生生不息。中庸之道,不是一种人为选择,而是万物的必然本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